一晃又到春天,一個生機勃勃的季節,一個適合享受美食美酒的季節。聚會、宴請、社交...葡萄酒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我們身邊。那么在葡萄酒品鑒過程當中,要避免哪些誤區呢?
誤區一:經常聞軟木塞在高級西餐廳,侍酒師開瓶之后,會把軟木塞放在一個小碟里,端過來請點酒人檢查,看軟木塞是否干裂或發霉——如有上述現象,就要小心此酒可能存在保存不當的問題,如果品嘗起來確實如此,可以請求換一瓶。但有些顧客往往還要拿起軟木塞放在鼻子底下聞一聞,然后搖頭晃腦評價一番。其實這個舉動有點多余,就如美國《葡萄酒觀察家》專欄作家馬特·克雷默所說:你不可能從一個軟木塞的氣味得知一瓶葡萄酒的好壞,正如你不能從鞋墊的味道得知一雙鞋子的好壞。
誤區二:倒酒喜歡滿上
鑒葡萄酒,只須滿三分,好給葡萄酒的芳香留下回旋、對流和集中的空間。另外,如果倒得太滿,一瓶750毫升的葡萄酒,即使用容量較小的215毫升ISO標準品酒杯,也不夠三五酒友倒幾次。
誤區三:認為掛杯越多酒越好
“掛杯”現象只表明酒精、糖分和甘油含量比較高,并非好酒的絕 對標準。比如那年的氣候比較炎熱,導致葡萄的糖分過高、葡萄酒的酒精含量過高,自然也會出現密集的“酒腿”。而與此同時,炎熱的氣候常會導致葡萄的酸度不足,這樣的葡萄酒往往會不夠平衡。
誤區四:把葡萄酒簡稱為“紅酒”
把葡萄酒簡稱“紅酒”,以至出現“霞多麗紅酒”的謬誤。要知道,即使是天才般的釀酒師,也不可能用霞多麗白葡萄釀造出紅酒來。實際上,紅酒只是葡萄酒的一種,葡萄酒還包括白葡萄酒、桃紅葡萄酒、起泡酒、加強型葡萄酒等。
誤區五:認為葡萄酒年份越老越好
有的人受“酒是老的香”的影響,認為葡萄酒越放越好。一瓶葡萄酒的生命周期,就像一個女孩的成長一樣,童年有天真爛漫的可愛,豆蔻年華有楚楚動人的嬌媚,花樣年華有婀娜多姿的萬種風情,徐娘半老有風韻猶存的雍容。
葡萄酒帶給我們的享受,在每一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體驗。如果我們教條地期待陳年,整天惦記著什么時候才會達到高峰,那將會失去多少品嘗的體驗和樂趣?而且,世界上90%的葡萄酒,都最 好在五年之內喝掉。年輕時不好喝的酒,你也不要妄想通過陳年她會變得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