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喝葡萄酒的人都知道,根據二氧化碳壓力來分類,葡萄酒可以分為靜止葡萄酒和起泡酒。這兩者最 大的不同就是后者帶有氣泡,而前者沒有。不過有人發現,有時候靜止酒中也會出現氣泡,這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你需要了解的是,采用傳統方法生產的起泡酒之所以會出現氣泡是因為進行了二次發酵,產生的二氧化碳隨即溶解在了酒液中。而事實上,靜止葡萄酒并沒有經過瓶中發酵的步驟,而且在裝瓶前會將發酵產生的二氧化碳釋放到空氣中,因此靜止葡萄酒中鮮少可以看到氣泡。那么為何有時候喝酒會碰到靜止酒也產生了氣泡呢?是壞了嗎?
顯然,靜止葡萄酒中含有氣泡說明酒液中溶解了一定量的二氧化碳。例如有時候在裝瓶后,葡萄酒的發酵活動并沒有完全終止,但釀酒師以為發酵已經結束便進行了裝瓶。這時候只要有足夠的活躍酵母和一定量的糖分就可以繼續進行發酵,進而生成少量二氧化碳(在封閉環境下會直接溶解在酒液中)和酒精。事實上,和起泡酒一樣,靜止葡萄酒在未開瓶的情況下也不會出現氣泡,只有當你打開瓶塞時,瓶內壓力減小,溶解的二氧化碳會以氣體的形式逃竄開來,從而產生氣泡。不過不同于起泡酒那樣氣泡從底部冒出來,靜止葡萄酒在倒完酒后只會在表面布滿一層氣泡。因此理論上來說,帶有微量氣泡的靜止葡萄酒并沒有壞,更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除非出現大量氣泡且長久不散,則要考慮是否已變質。
不論是紅是白,靜止葡萄酒中含有少量氣泡并不會影響風味,甚至還可能帶來鮮活的口感,尤其是夏天喝起來更加清新爽脆,因此這并不能視作一種缺陷。如果是因為酵母沒有過濾干凈而導致的二氧化碳殘留,那么很有可能還會伴隨一些輕微的不悅酵母味。當然,這還得看個人能否接受,如果你實在不喜歡也可以想辦法消除氣泡。